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小血管免疫反應性疾病,以廣泛的小血管炎癥為病理基礎,以皮膚紫癜、腹痛、關節腫痛和腎炎癥狀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往往伴有低熱、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癥狀。本病好發于兒童,90%以上的患者初發年齡小于10歲,多發生于2~8歲兒童,男孩多于女孩。
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但以春秋兩季居多。起病前患者中大約30%~50%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本病病程一般為一個月左右,大多會自然消失,但容易復發,復發人數約占1/3。
不幸的是,約30%~60%的病例有腎臟受損的臨床表現,多發生于起病一個月內,常表現為鏡下血尿(指尿紅細胞數目超過5個/高倍視野),或少量蛋白尿。事實上,過敏性紫癜患兒幾乎均有尿酶改變和腎臟病理改變,是兒童期間常見的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好在本病有自然緩解的趨向,遠期轉歸多數良好,發展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經適當處理,一般會隨著皮膚紫癜消退而愈。
由于過敏性紫癜腎炎目前并無特別的治療方法,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有些患兒腎臟病變常常較為遷延,可持續數月或者數年,這與腎臟病變的嚴重程度有一定關系。少數病例還會發展為持續性腎臟疾病,個別病例甚至發生腎功能不全。因此,對部分臨床表現較重,病程較長的患兒可考慮腎穿刺活檢。對過敏性紫癜腎炎是否需要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至今尚無普遍接受的統一明確的治療方案。
根據目前的可利用資料,對于臨床癥狀或者病理表現嚴重的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一般主張早期給予積極治療,能改善腎臟病的預后。
作為家長,首先要有耐心,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注重隨訪,并做好孩子有可能病情惡化的心理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腎穿刺活檢,應用免疫抑制劑等。特別要強調的是,女性患兒成年后妊娠時,更應注意檢測和隨訪。
其次,尋找誘因,排除過敏原。過敏性紫癜病因復雜,引起小血管免疫反應的致病因素可能有感染、食物、藥物、花粉、螨蟲等,當然也有一些病例找不到明確的致病因素。因此,比較有效而又省錢的方法是,細心觀察孩子所處的周圍環境以及飲食情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包括可疑的食物如牛奶、海鮮等,可疑的藥物如小兒常用的退燒、止痛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