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常見的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礎為廣泛的毛細血管炎,以皮膚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關節腫脹疼痛和腎炎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還伴有血管神經性水腫。
1、皮膚紫癜:多見于四肢及臀部,對稱分布,伸側較多,分批出現,面部及軀干較少。初起呈紫紅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數日后轉為暗紫色,最終呈棕褐色而消退。少數重癥患兒紫癜可融合成大皰伴出血性壞死,部分病例可伴有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紫癜一般在4~6周后消退,部分患兒間隔數周、數月后又復發。
2、胃腸道癥狀:一般以陣發性劇烈腹痛為主,常位于臍周或下腹部,可伴嘔吐,但嘔血少見,部分患兒可有黑便或血便,偶見并發腸套疊、腸梗阻或腸穿孔者。
3、關節癥狀:約1/3的病例可出現膝、踝、肘、腕等大關節腫痛,活動受限。
4、腎臟癥狀:30%~60%的病例有腎臟受損的臨床表現。腎臟癥狀多發生于起病1個月內,亦可在病程更晚期,于其他癥狀消失后發生,多數患兒出現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血壓增高及水腫,成為紫癜性腎炎,少數呈腎病綜合征表現。
1、注意避免與致病原接觸,如花粉、化學物品、油漆、汽油、塵螨等。
2、過敏體質的兒童不要養寵物,盡量減少與動物皮毛的接觸,特別是已經明確致敏原的患兒更應當注意。
3、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不吃不潔瓜果及水生植物,以減少腸道寄生蟲感染的機會。
4、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各種感染的免疫力,避免過敏性紫癜的發生誘因。
5、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房間內定時通風換氣以保持居室內空氣清新。
6、在病情未消失之前,不要接種各種預防疫苗,在疾病消失3~6月后,才能進行預防接種,否則可能導致此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