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就是我們常說的牛皮癬,銀屑病是一種頑固的皮膚疾病,國內發病率相較歐美國家來說相對較低,約為0.6%,且北方多于南方,季節特性明顯,多為冬重夏輕。銀屑病其病癥特征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于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鄭州銀屑病研究所的主任給大家詳細講一下銀屑病的科普知識,更好的認識銀屑病,才能更好的護理。
病因
銀屑病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遺傳
相當一部分患者有家族性發病史,有的家族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一般認為有家族史者約占30%。發病率在不同人種差異很大。銀屑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遺傳病。本病患者的某些HLA抗原出現率顯著增高。銀屑病與其他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特應性皮炎等)遺傳位點可能存在重疊。
免疫異常
大量研究證明銀屑病是免疫介導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與炎癥細胞浸潤和炎癥因子有關。銀屑病被很多學者認為是一種免疫系統性疾病,而不是單純的皮膚問題。免疫因素也就是俗話說的抵抗能力。因為機體免疫機制出現障礙而誘發或加重牛皮癬的約占30%。機體的免疫性就是機體具有保護自己免受其他物質損害的特性,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過程是相當復雜的,既有免疫分子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又有神經和內分泌因素對其影響,這些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中,任何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一些列的不正常反應。
感染
許多學者從體液免疫(抗鏈球菌組),細胞免疫(外周血及皮損T細胞)、細菌培養和治療等方面均證實鏈球菌感染與銀屑病發病和病程遷延有關。在銀屑病患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使皮損加重,這與金葡菌外毒素的超抗原有關。本病的發生與病毒(如HIV病毒)和真菌(如馬拉色菌)感染雖然有一定關系,但其確切機制尚未能最后證實。
內分泌因素
部分女性患者妊娠后皮損減輕甚至消失,分娩后加重。一部分女性銀屑病患者均出現了內分泌失調的情況。
臨床表現
皮疹特點
初起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逐漸露出一層淡紅色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特征,稱為三聯征。皮損形態: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環狀、帶狀、泛發性、脂溢性皮炎樣、濕疹樣、蠣殼狀、扁平苔蘚樣、慢性肥厚性、疣狀等。
好發部位
頭皮、四肢伸側多見,對稱分布;指(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少數可見于腋窩及腹股溝等皺襞部,掌跖很少發生。
如何預防
1、飲食調理
牛皮癬患者飲食要科學化、合理化,該忌口的一定要忌口,不挑食、不偏食。忌煙,忌酒。可多食豆類、粗糧、新鮮蔬菜、水果等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多方面攝取營養,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2、精神調理
穩定情緒,心態平和,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一患病,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正規治療。
3、預防感染
感染屬牛皮癬的誘發因素之一,要設法避免。若有扁桃體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應積極治療。
4、鞏固療效
鞏固治療,必不可少。有些患者認為,只要牛皮癬的皮損消退,就算治愈,便停藥不再治療。實際上皮損消退只意味著癥狀的緩解,而內環境(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微循環等)并沒有完全調節至正常水平,這時如果停止治療,遇到冬、春季節極易復發。因此臨床痊愈后,一定要多鞏固治療幾次。而且定期復查,一有復發跡象,立即治療。
5、避免刺激
銀屑病的皮損忌刺激,尤其是進行期、紅皮癥更是如此。因此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堿性皂、洗衣粉,每次洗澡也不必都使用香皂,也不要過度搔抓,或用浴巾用力搓擦。這樣不僅會妨礙皮損的消退。還可能刺激皮損,導致不良后果。還有,應避免各種強烈的物理、化學刺激,如染發、紋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