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患上銀屑病,很可能就會罹患終身,抗“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銀屑病疾病負擔和患者生存質量調研報告中的數據顯示,目前銀屑病治療方式多以傳統方式為主,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藥治療,物理療法和中醫中藥等。
然而,仍會有62%的患者對目前的治療方案不滿意,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激素長期使用會有依賴性,影響外貌,停藥還會反彈;光療長期使用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導致皮膚癌;口服藥物總是在驗血,不然肝腎受不了;中藥味道差,見效慢,難以堅持。
經調查,67%的患者一年內曾發生過不良反應。由此看來,目前臨床治療手段還不足以滿足銀屑病的治療需求,導致患者盲目輕信偏方,走上了不少彎路,花了很多冤枉錢。
不同類型的藥物副作用各不相同
01 外用藥
最常見的是使用后,患者皮膚會出現明顯的瘙癢、灼燒感、患處發紅等情況。
部分外用藥物也可能發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比如長期使用強效激素可能會導致關節、器官不可逆的傷害。
02 口服藥
長期口服藥物,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胃腸道系統病變,如胃炎、胃潰瘍,因為藥物通過肝臟排毒和腎臟排泄,也往往會導致肝腎受損,還可能會出現血脂異常、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
03 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注射部位出現紅斑、瘙癢、疼痛和腫脹,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胃腸道不適等。
如何減少治療中的不良反應
01 謹遵醫囑,不要自己亂用藥
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很多患者都是因為自己亂用藥物導致病情不斷復發加重,迫不得已了才來醫院診治,對治療造成了不便,并且在藥店中買的藥膏大多數都是激素藥,雖然能在短期內迅速見效,但是一旦停藥,遇到刺激因素很快就會復發,甚至加重。
02 用藥前后做好檢查
一些系統性藥物可能會出現全身性副作用,比如環孢素具有腎毒性,甲氨蝶呤具有肝毒性,因此用藥前一定要做好篩查,高風險人群要適當選擇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另外,很多藥物在使用過程中,隨著用藥積累,肝毒、腎毒的風險也會增加,需要定期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方便醫生定期調整用藥,選擇更為安全的方案。
03 發生不良反應后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