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銀屑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類型。初起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形成邊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后顯露光滑的薄膜,再刮后可出現多個細小出血點。上述鱗屑,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該病的三大臨床特征。
尋常型銀屑病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呈對稱性分布,理想發于膝、肘關節伸側和頭部,少數病人的指(趾)甲呈點狀(頂針狀)凹陷。臨床上有急性進展期、靜止期和消退期。
尋常型銀屑病的皮疹呈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多種形態。理想發于頭皮、四肢伸側,尤其膝關節伸側及其附近,常呈稱分布。除皮膚損害外,也可侵犯指甲和粘膜。自覺有不明原因瘙癢。尋常性銀屑病患者大多急性發病。初起一般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以后可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基底浸潤明顯,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表面鱗屑,則漸露出一層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這是表皮內棘細胞層,稱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即達到真皮乳頭層的頂部,此處的毛細血管被刮破,則出現小出血點,稱點狀出血現象。
濰坊東方銀屑病研究院恢復熱線:0536-308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