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癥,臨床上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易反復發作。濕疹發病初期其癥狀主要是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邊緣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疤,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
濕疹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以后復發或加劇,近年來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制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系。早期濕疹的癥狀有哪些呢?
中醫認為濕疹產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是稟賦不耐,風、濕、熱容于肌膚所致、一是因為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淫侵肌膚而發;或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濕熱蘊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所致。
濕疹的發生有很多的因素,是由于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導致的。濕疹的病因可分為內因以及外因,一般內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具有的遺傳性的過敏性體質,或者患者有消化不良、營養障礙、病灶感染以及內分泌紊亂、神經精神等因素。
濕疹的外因一般是由于寒冷、日光、干燥以及摩擦、搔抓等因素導致的,還有一些物質,比如肥皂、化妝品、花粉、皮毛、衣服染料等也可以引起過敏。
1、盡可能地了解慢性濕疹、皮炎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濃茶、咖啡、酒類及其他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等海味。
3、尋找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接觸,禁食酒類及易過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燙洗皮膚,不外用刺激性止癢藥。積極治療全身性疾患。
4、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避免再次刺激局部,盡可能地避免用手搔抓局部,也不要用熱水或肥皂水去清冼局部,更不能用那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在局部涂抹,特別注意的是不能隨便應用激素類藥物在局部涂抹,這些都是非常容易使疾病惡化或重新發生的常見因素。
濕疹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避免飲酒及食用海鮮類、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濕疹的恢復??茖W合理的飲食可保證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起到輔助控制病情,維持治療效果,促進疾病康復的作用。濕疹患者應均衡飲食,但以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