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濕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由于濕疹發病環境所致,濕疹在生活中的發病頻率很高。雖然不濕疹是什么大病,一旦患上濕疹人們會感到奇癢無比。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引發濕疹的原因。
什么是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因體內存在一些濕毒和濕熱而導致體表癥狀的一種瘙癢癥,臨床表現包括瘙癢,紅斑,脫屑及成群的丘皰疹。在早期或急性階段,患處有成片的紅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及糜爛;在亞急性狀態,滲液減少及結痂,患處由鮮紅變暗紅,沒有大片的糜爛。
濕疹在慢性狀態,滲液更少或完全干燥而結痂,往往和鱗屑混合而成鱗屑痂,患處顏色更暗或是發生色素沉著,有時色素減少,在皮紋尤其運動程度較大的部位容易發生裂口,長期摩擦搔抓能引起顯著的苔蘚樣化,和神經性皮炎(慢性單純苔蘚)不易區別。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癥,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性皮膚病,那么,濕疹的診斷標準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濕疹的診斷標準。
亞急性濕疹的診斷標準
急性病變炎癥減輕、滲液減少后,病程遷延,皮損以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僅有少數丘皰疹和糜爛或有輕度浸潤。
急性濕疹的診斷標準
1、急性發病,皮損由紅斑、丘疹、水皰組成。集簇成片狀,因搔抓常引起糜爛、滲出、結痂和化膿等改變,邊緣不清,常呈對稱分布。
2、劇癢。
傳染性濕疹樣皮炎的診斷標準
1、在發病部位附近有原發性化膿病灶。
2、皮損以化膿病灶為中心,向四周擴展,表現為紅斑、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進展快,不對稱,常沿搔抓方向成帶狀分布。
慢性濕疹的診斷標準
1、可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而致或開始即呈慢性。
2、好發于面部、耳后、肘、腘窩、小腿、外陰和肛門等部位,伴劇癢。
3、皮損較局限,肥厚浸潤顯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著。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發作。
自家敏感性濕疹的診斷標準
1、發病前,在皮膚某部常有濕疹存在。
2、經7~10天后,全身突然發生多數散在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對稱分布,并有同型反應。
3、原發病灶好轉后,全身皮損也自然減輕、消退。
4、瘙癢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