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敏性濕疹:這類濕疹主要是因為過敏性體質所引起的,這種濕疹在發病之前,身體某處已有一個濕疹病灶或其它皮膚病。皮損呈全身泛發性對稱性濕疹樣變。
2、傳染性濕疹樣皮炎:這類濕疹可以蔓延至皮膚其他部位,引發更大面積的感染。此病常繼發于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如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從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圍皮膚受刺激或致敏所引發的皮膚病。
3、錢幣狀濕疹:這樣的一種濕疹也被稱為是貨幣濕疹,一般發生的部位也是非常多的,常發生為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往往對稱分布,以冬秋季節多見。
4、嬰兒濕疹:嬰兒濕疹是指發生在嬰兒身上的濕疹,多為滿月后發病,慣發于頭面部,其他地方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現與急性或亞急性濕疹相同,時作時休,容易復發。由于劇癢難忍,嬰兒常會夜間哭鬧、躁動不安,并常伴有胃腸道癥狀,如腹瀉等。
1、抗炎、止癢。常用的有抗組織胺藥、鎮靜安定劑。對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靜脈注射,或用普魯卡因作靜脈封閉。對用多種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急性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一旦急性癥狀被控制后即應酌情減量撤除,以防長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有感染時應考慮加用相應的抗生素。
2、中藥治療。具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健脾利濕、增強自身免疫力的作用。
3、局部治療。對癥選用適當的劑型,外用藥物應根據需要及皮疹特點,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
1、濕疹患者不能吃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
2、濕疹患者不宜食用某些富含蛋白質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類、魷魚、烏賊等;種子類食品,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等。
3、濕疹患者不宜吃某些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死螃蟹以及不新鮮的肉類,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